close

不知不覺已經當媳婦六年了~

婚前最開心的就是過年了 , 沒想到卻成婚後的夢靨

以前在娘家,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,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

結婚之後,瞬間從公主變宮女~(遠目........)

 

剛剛看了一篇文章~「時代在進步,傳統文化是否也要跟著進步?」

「爆竹一聲除舊歲」!春節期間,很多人都在放鞭炮(爆竹)慶祝,相信各位小朋友都可以感受到熱鬧的氣氛。爆竹,顧名思義是古代人燃燒竹節,使得竹節爆裂發出聲音,現在則是演變為有殺傷力與污染的鞭炮。爆竹可說是華人慶典特有產物,現在台灣的農曆新年、廟會甚至迎娶等場合,也都會燃放鞭炮。

在美國、澳洲的唐人街,春節都是舞龍舞獅、燃放鞭炮熱鬧萬分。不過,有幾個國家卻不能放鞭炮,例如越南、馬來西亞與新加坡政府明令禁止。以前新加坡華人會燃放鞭炮慶祝春節,但是1970年代初期發生幾樁燃放鞭炮釀成死傷的事件後,新加坡政府宣布禁止進口、販賣與燃放鞭炮。四十年來,新加坡僅在2004年因為牛車水農曆新年亮燈儀式,破例允許燃放鞭炮。

鞭炮的確是危險的物品,新加坡等國家明令禁止似乎也有道理。今年春節期間,台東的8歲女童遭到「蘋果火箭」(沖天炮)射到喉嚨死亡;至於爆竹工廠爆炸事件所造成的傷亡,也是屢見不鮮。例如2007年,苗栗後龍爆竹工廠爆炸,造成四人死亡、五人輕重傷;2011年,桃園觀音爆竹工廠爆炸,導致一死兩傷等等。看看這些例子,台灣是否應該禁止鞭炮呢?為了彌補「爆竹」在傳統文化的缺席,新加坡華人葉良慶發明工藝鞭炮,這種鞭炮有霹靂聲也有繽紛碎屑,卻沒有煙硝味和火花,也不會製造空氣污染。就像工藝鞭炮一樣,或許有些文化傳統需要新思維。想想,隨著科技進步、生活型態改變,我們的傳統文化有哪些需要改變呢?

民間信仰深受人為的影響

傳統農業生活中,很多文化、節慶與祭典,都與四季變化有關;因此,傳統信仰中的相關節慶和季節變化大致都有密切關連性。台灣漢人信仰充滿了自然作息的哲學意義,民間信仰除了傳襲漢人在中國中原早期的習俗外,也融合中國東南沿海民俗文化與台灣南島文化。最重要地,台灣民間信仰,神祇也充滿了「人」的色彩,相關的研究頗多,尤其以台灣民俗學者劉還月的研究最為精彩與詳細。

2009年春節有則新聞,雲林北港的朝天宮和嘉義新港的奉天宮兩座媽祖廟相互會香,化解了六十年互不往來的局面。僅相隔北港溪的兩座廟,因為互爭「正統」湄洲開台媽祖之名,雙方關係冷凍一甲子。兩邊相距五公里,但是彼此手牽手的路卻走了六十年。若不是人為的因素,都是供奉媽祖的兩座廟會有這麼遙遠的距離嗎?

以前,發生了廟宇將白文鳥塞入神像內活活悶死事件,還有三峽祖師廟的神豬比賽也被檢討。我們深信很多信仰文化的形成,在過去一定有某種程度的理由,例如,農耕時期的生活不寬裕,大家只能在大拜拜感謝大地賜予糧食時,可以好好享受大餐犒賞自己:因此,殺雞鴨、宰豬羊謝天祭神,就是相關慶典、祭典時的必要活動。但是,在今日富裕的社會,平常都吃得到雞鴨魚羊豬肉等等,傳統的大拜拜內容是否有調整的需要呢?

當然,台灣傳統信仰文化的產生,都有其過去的農耕生活背景;但是,今日的台灣不只是工商社會,也早已是資訊社會;因此,在保存民間信仰的敬畏自然與尊重大地循環等價值下,我們可否對傳統文化進行革新呢?

其實不只放鞭炮這項習俗 , 像燒紙錢對於現代來說算是非常不環保的一項習俗

是否也要思考在現在地球暖化的議題上,做些改變呢??

 

撇開這嚴肅的話題~~回到正題

我真的要為做媳婦發聲

每逢遇到傳統的節慶都要拜神明拜祖先,當初農業社會婦女絕大部分都是家庭主婦

而且也只有節慶時才有魚肉可吃

為啥都已經21世紀了,職業婦女還要這麼辛苦的花精力來準備這些大大小小的拜拜

買一堆雞鴨魚肉,一桌又一桌的大魚大肉, 難道都不覺得浪費嗎???

每天都在吃的東西了,過年時期吃更多........

放假為啥就不能好好休息或是度個假呀? 傳統的習俗真的是害慘了做媳婦的~

我也好想回娘家吃年夜飯喔!!!!!

 

結論就是: 婚姻果然是個墳墓呀 (點菸中.......)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olly 的頭像
    Holly

    Holly Wang & Ben Lai 的走跳人生

    Ho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